这个问题看起来很像一道“送分题”,因为大多数人对它第一反应都是——“不戴不是好男人”,“不戴就是不负责”。但本期我和两位嘉宾 源、猫,把这道题聊成了“送命题”。用嘉宾猫的话说,“愉悦和安全一样重要,但选择比安全更加重要”。
关于“戴不戴”的调查
为了准备这期节目,我提前在婊酱做了问卷调查,想看看大家是“怎么看”又“怎么做”的。共有662个人参与了调查,结果中有一些很有意思的发现,在剧透本期播客内容前,我想先和大家分享一下这个调查的结果。
参与者的性别比是:女性 40.18%,男性59.21%,其它性别0.6%
参与者中,25-35岁占57.55%。
其中不戴发生在长期关系内的占65.71%。这里的长期关系写的是一对一,而回复里还有人提到三人固定的长期关系。不戴发生在短期或临时关系内的占32.02%。
因对关系信任而同意的也是多数,占38.82%,
可见,“关系可信度”是“戴不戴”最主要的考察因素。
但这一点恰恰是被(以预防为出发点的)性科普所反对的。你也许听过这句话:“没有安全的性关系,只有安全的性行为”。这句话的意思是:关系不可信,你要始终对自己的性行为负责——保持理性、采取”保护“。这的确有一定道理,关系的不确定性是超出人的想象的。本期嘉宾猫和源都有提到这一点,源是在不知对方为HIV携带者的情况下,被动开始了不戴套的长期关系,而猫对关系中存在的风险有一句总结:“假设对方说的一切都是假的,在这个基础上去做自己的选择。”但那句话的问题是,与“关系可信度”相比,性行为的“个人理性值”就更靠谱,更能避免“危险性行为”,或者更能避免风险吗?人自身的不确定性、行为的偶然性,并不比关系的不确定性 低。这些主动、被动的因素加起来,让人要在每一次性行为中都坚决执行同一个步骤——戴套——实在是做不到。因此,调查中有过不戴套的比例这么高很正常。现实情况如此,那么有三个问题也许比戴不戴套更重要——1)在对方提出不戴套的请求时,女性更容易会默许接受(24%),比例是男性12.5%的两倍。2)在主动提出时,认为自己能够承担风险的女性比例17%,比男性稍微高一些14%。这可能也是因为,女性是承担更多风险的一方。3)在对方提出请求时,自己做了保护措施所以同意的人中,女性比例20%也高于男性11%。主要原因,第一如上面所说,女性是承担更多风险的,在保护上也就相应要付出更多的关注和行动。第二,目前男性在规避风险的主动意识、能力(知识普及)上,也是不如女性强的。
女性有代表性的发言是:“女性无论如何都不要答应对方不戴 套的请求。”男性有代表性的发言是两类:“不戴是对女性不负责任的。”和“不戴 套真的更刺激。”(或其它主要表达体感的发言)两个性别的分享中,都有至少一半以上关于不戴 事后的心理压力、后悔等,且时常伴随着“(对自己或对方)不负责任”的反思。。如果“负责”是核心需求之一,那戴套其实只是满足需求的方式之一,有更多方式会让戴套的必须和压力都小一些。这也是本期播客我们主要谈到的,除了“戴”与“不戴”,我们应该有更多选择。本期两位嘉宾分享了自己的个人故事,ta们不戴套的经验分别是在固定关系和临时关系里,从偶然经历到主动选择。除了个人经验,我们讨论了这些问题:
1、个人故事:为啥不戴?
什么情况下开始选择不戴?
“关系”和“人品”这两个因素,能够用来考察性行为的风险吗?
怎么面对可能的风险?
采取的保护措施:对风险的知情,以及HIV预防药
有遭遇过什么风险吗?
2、权力关系:提出“戴不戴”要求的是哪一方,重要吗?
在不平等的关系里,很多人不敢提出“戴”或“不戴”。
3、“戴与不戴”是一个选择,还是只有一个答案?
为什么“戴不戴套”会成为一个道德问题?
不戴套的底气来自哪里?
“性教育”是应该让人有选择的能力和权利,还是只提供一种“标准答案”?
选择要比安全更重要?
1. 推荐RSS订阅,三分钟就能完成,永久稳定收听。 稳定收听婊酱指南:1分钟动动手,快活到永久
2. 本期收听地址(复制到浏览器打开,或点击文末“阅读原文”):https://biaojiangfm.typlog.io/episodes/156
✨一对一情欲关系咨询,陪你走过情欲迷区~
【153】 源源源:温 柔 地 站 街
【151 】玖姑:骂男人是为了让他们了解和满足我的需求
【新节目】母子 性.下集:我对妻子坦白了